第(2/3)页 “大王,臣以为不然。” 张远青回过神来,就听到隗状的话,思索片刻,出声进言。说话间还看了看隗状,他感觉今日的隗状身体不似很好,说话也没有以前那样中气十足。 不要问他为什么这么敏感,常年身体不好的人都知道。 “大王,臣以为赵王迁已经不足为虑。赵国大片疆土如今已经归秦,然燕国趁机也攻占了赵国不少土地。若是赵王迁逃脱,必定会去寻庞煖将军,我秦国庞煖不敌,为了保护赵王迁,庞煖必定会和燕国对上,到时我秦国在寻机会灭之即可。” “现在我们首要做的是安抚好赵地百姓。” “此前,我秦国与赵国之间战事频频,秦军斩杀赵人无数,即便现在赵人投降,心中也难免还存有怨恨。此时大王应当派遣大臣前往赵地,安抚百姓,消除赵人心中仇恨。” 隗状听后,看着张远青再次感叹,是自己老啦,不及年轻人看的长远。 “大王,臣附议。” 李斯见大家无人说话,第一个上前赞同张远青的看法。 朝臣和嬴政还有扶苏都习惯了。 张远青的提议,这厮哪一次不是附议,哪一次不是第一个附议。 “臣附议。” 不管心里怎样想,朝臣还是紧跟着赞同。 无他,人家的提议有理。 “准。” “众卿以为可派何人前去?” “大王,臣以为赵婴合适。” 昌平君仔细思索了片刻,开口推荐人选。 “廷尉于通也可前往。” 昌平君一连推出两人,嬴政和大臣开始仔细考虑这两人才敢。 “大王,只派遣他们二人怕是不够。” 王绾看着说完,也开口再次举荐一人:“常掼素有才名,可再加此人。” 张远青忍不住点点头,看了看王绾,其实他认为王绾带着人去最合适。 这位可是秦国的丞相啊,才能岂会差了?去治理如今的赵地最适合不过。 这样想着,张远青再次开口:“大王,臣以为王绾最为适合。” “如今春耕在即,王绾之前主持过秦国春耕,一应事项安排十分妥当。此去赵国,首要便是安排春耕之事,若是我秦国能让赵地百姓食可裹腹,想来过了秋收,赵地百姓将民心安定。” 被突然提到名字的王绾看着张远青,震惊了。 不过转而一想。 这是好事啊,大好事啊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