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秦二十三年, 嬴辟疆五十岁了。 他的舅舅黑易也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。 黑易卧在病榻上,对前来探望自己的外甥说: “既然我能够活到这样的年纪,想来大王也是可以的。” “您的寿命一定会足够悠长,带着嬴秦走到更远的地方。” 嬴辟疆哀伤的握住他干枯的手,旁边跪着的黑氏子孙也纷纷落泪。 黑易看了看自己的后代,又看着嬴辟疆,然后说: “我心里还有些担忧,不知道该怎么跟您讲。” 嬴辟疆低下头,将自己半白的头发凑近黑易,做出“洗耳恭听”的姿态。 于是黑易打着精神,对这位自己跟随的君主、亲人,诉说起自己的忧虑。 “嬴秦复立,已经有二十多年了,诸夏的种子也已经得到了足够的传播和成长……” 遵循新夏的建国经验, 嬴辟疆并没有在根基未深之时,就急吼吼的去扩张抢地盘。 如果选择这样做,那结果无非是为他人作嫁衣裳。 土地是需要人口来守护的, 短时间内占有太多地方,嬴秦族人岂能守住呢? 那就需要提拔外族人,任用他们去管理,去统治了! 而当外族人塞满了嬴秦的中下层时, 这个国家又是为谁建立的呢? 嬴辟疆辛辛苦苦的延续颛顼帝的政策,行“绝地天通”之事,难道是要自寻烦恼,跟空气斗智斗勇吗? 所以, 在复国的前十年, 在最年轻、最容易冲动的年纪,背负着嬴秦命运的嬴辟疆选择了忍耐。 他静静的耕耘这里的土地,推广诸夏先贤的智慧,教化这里的民众,并鼓励随同自己而来的诸夏种子们去开花结果,增加下一代。 等到根基深入这片土地,难以被外力动摇后,嬴辟疆才将父祖给予自己的美好期望贯彻起来—— 他向东开拓了疆土,夺取了那里的高原和山地,发挥老秦人的传统,驯养起了马匹和牛羊,为以后沿着山脉,南下进攻波斯这些国家做准备。 向西,他下令修建了许多船只,让人沿着平静的西海海岸漂流着,利用域外地广人稀,南边有能力插手此地的塞琉古和波斯沉浸在互相厮杀中时,划船圈地。 西海北边的岛屿和平原, 西海南边广阔的山岭和丛林, 至于眼下,都被嬴秦插上了玄鸟的旗帜。 十年生聚,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