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说到这里,夏成宗的脸色都灰白起来。 何博见他这样,也不劝他了。 反正在外面搞事业的文王回来之后,自然会疏导一下老儿子的心情,调解下子孙的关系。 他转身就走,跟分身一同巡视起了此时夏国冥土的情况。 黑色的太阳从阴间灰暗的天空上划过,照得下面的死鬼更加形容凄惨。 而其中,还有许多身体残缺,神情恍惚的。 如果没有其他保留了理智的死鬼牵住他们,带着他们跟随引路的鬼吏,前往鬼神行使权能的诸多府衙殿阁那边, 这些家伙便只能随着冥土中永不停息的阴风,沉默而茫然的飘荡。 “这样看上去,倒是跟各派僧侣所宣传的地狱差不多了。” 何博俯瞰着下面的一切,然后发出这样的感慨。 诸夏对于阴间的想象,大体是比较温柔的。 因为诸夏重视自己的祖先,并不一样他们到了另一个世界,还要承受额外的委屈。 在这样的基础上, 诸夏的后裔衍生出了许多祭祖的方法,以此来表达自己对逝者的悼念和关怀。 冷了,活人要加衣服,先人也不能受冻; 饿了,活人要吃东西,先人也要享用贡品。 这是属于诸夏的浪漫。 但在域外,受到各种宗教的影响,阴间除了收容死鬼之外,更多的是用来威慑恐惧自己的信徒。 因为只有宣扬“沉沦地狱”的恐怖,才能让人向往起“升上天堂”来。 而在念经念了几十年,如今乱成一片,连婆罗门教都当做“先进治国经验”引入的夏国,这样的“人心所向”,更让其显得和中原鬼国画风不同。 后者虽然有春秋战国这样的时期,但七国间的拉锯,持续了很久,相对于此时的夏国,显得更加稳定。 而夏国承平百年,人口膨胀到了三千万之巨,土地却不如秦汉广大,因此动乱一起,便生灵涂炭。 “最近下来的死鬼,也跟以前有很大不同。” 主管夏国这边山川阴阳的鬼神分身也指着几个跟大部队走散,懵懂的在野外充当野生阿飘的死鬼说,“他们在死前,大多承受过痛苦,以至于死后都无法恢复,以至于有了这般情形。” 活人受到刺激,尚且有癫狂痴傻的,何况是依附于人心思念,才能长存的死鬼呢? 何博就说,“难怪会有人讲,‘宁为太平犬,不做乱世人’。” “生前死后都逃不过乱世的阴影,真是让鬼看了都难受。” 在这段时日中, 有不少太平年间死下来的老鬼,于成堆成堆来阴间报道的新鬼中,见到自己的子孙后代。 他们很是震惊后者的情况, 若新死的鬼魂心智完全,还能跟先人哭诉自己受的委屈。 反之, 便只能让先人对其痛哭流涕了。 “太平道的超度之法,还没有完善。” “想来等轮回完全形成后,就可以让他们用这般法子,缓解死者的痛苦了。” 超度鬼魂, 是太平道在乱世之中,除施符水治病、率流民造反外,开辟出来一项新兴业务。 毕竟有太多情景,让人见之悲伤,也能让人想象到,死者遭受的磨难。 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。 生民百遗一,念之断人肠。 因此, 百姓迫切的需要一些东西,来安慰自己的心灵。 他们既恐惧阳世的动乱,也害怕死后仍无法得到解脱。 而何博最新折腾出来的,能够传递鬼神威能的玉器,便被允许为太平道的人所用,让他们凭此,以及人心所念,去让鬼魂得到安息,恢复平静。 奈何六道不全, 邹衍他们即便拿着“通灵宝玉”,也没办法尽善尽美,只是偶尔生效。 唯一的好消息, 也许是随着局势的崩坏,在夏国本就传开的佛道两教变得更加泛滥,令阴间上空那存在许多年的空洞,变得更加具体吧? 毕竟百姓对生活丧失了期待,便沉迷念经,渴望起来世, 这必然会促进“轮回”的形成。 而何博在这波及千万人的生死磨盘面前,对“生死循环之道”的感悟,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。 不过, 他没有因此高兴。 “归根究底,还是要结束乱世,重现太平才行。” “念经烧纸,打坐拜神,又能有什么用呢?” 人心乱了, 鬼神再强大,也只能无能无力。 更别说何博本就是个不爱插手人间的放养派。 若强求他动手, 想来何博只会让齐秦等诸夏分支的国家,去享受一下久违的,属于诸夏母亲河的慈爱。 “邹衍那边,差不多要收工了吧?” 既然提到了太平道,何博自然会想起它的大贤良师。 “快了。” 他的分身说,“他们跟秦国的死鬼合流,打算趁着最后的机会,攻打高氏的老家,把与之相关的人,特别是他们请来的那位婆罗门大师,抓来当城门的挂件。” 高氏, 是夏国最为显赫的世家之一。 如今西夏的小皇帝,便拥有着高氏的血脉。 高太后垂帘听政,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