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元康五年, 汉朝派遣的赴夏援军终于来到了阳关。 而其为首的, 是一位出身汉朝名门的年轻人。 他姓霍,是当年霍去病的后人,承袭了冠军侯的爵位。 当阳关的大门呈现在他眼前的时候, 年轻人抚摸着自己嘴唇周边,那因为风霜而不断探头出来的粗短胡须,颇为得意的说道: “我的足迹,比起祖先还要远很多啊!” “漠北瀚海,难道比远征夏国,还要遥远吗?” “想来中原的历代将领中,我是第一个跑这么远的吧!” “这可不一定!” 他的副将哈哈笑道,“西秦太祖连西海都跑到了,你才走了他一半的路呢!” 现任的冠军侯闻言,不屑撇嘴,“他跟我可不能比!” “当年那位嬴秦之后被西楚霸王下令追杀,犹如丧家之犬一般,不跑远点岂能安心?” “我这边可是奉天子之命,正儿八经的远征!” 而且他还听说, 秦人路过河中之地的时候,还差点被那里的月氏人扣下。 若不是牺牲了西秦太祖舅舅的美色,诱骗那仿佛赵姬二代的月氏女首领为之打开通道,并加入其中, 只怕连夏国都走不到,就要折戟在那里了! 旁边被何博找来,亲眼目睹“汉夏交汇”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嬴辟疆可未曾想到,自己死了上百年,在域外争下偌大家业,竟还会在背后,让汉人曲曲! 他当即气的想要扑过去,让这年轻人知道什么叫做“尊老爱幼”,却被何博跟夏文王一左一右的拉住了。 “不要跟后生晚辈置气!” “回去带着子孙围殴霍去病,让他这位祖先承担后人的口业,不是更好吗?” 他这样劝慰嬴辟疆。 但嬴辟疆还是气闷不已。 他说,“若那孽障派来把守阳关的手下,可以给这小子一个教训,等他死下来,我便对他下手轻点!” 何博想了想那嬴秦宗王入夏以后的表现,便摇了摇头。 “那还不如直接把他扔去畜牲道里呢!” 不远处的汉家天兵可不知道,无人窥处还有这样一出官司。 他们只是从容的请两位夏使前往阳关,希望对方能叫开城门,放自己进入夏国。 “我观城门紧闭,有身着甲胄的士兵在上面徘徊来去,想来是我夏人奋起,重新夺得了这险要关隘。” 那后来的夏使骑着从河中抢来的高头大马,满怀期待的说道。 毕竟月氏人是一心劫掠的蛮夷,可分不出太多的人手来把守阳关,也没有这般长远的目光。 除了诸夏的君子, 谁会守护阳关这种险要但实在费人费钱费力的地方吗? 前头派出的夏使对此却有十分不好的预感。 果不其然, 他们才到城下,一见城上守军,还有那飘扬的旗帜,便神色惊动。 “是秦人!” 那老夏使驱马上前,颤着声音问道: “你们是来助我大夏的吗?” “我助你娘!” 城头上传来了一句口味地道的秦腔。 与此同时, 一支箭矢也飞了过来,擦过夏使的脸庞。 二人当即调转马头,跑回了汉军身边。 他俩哭着说,“秦人背叛了两国友好的盟约!” “他还骂我,想要射我一脸!” 霍小将军听了这话,也跟着生气。 “怎么老秦人到了域外,还在背信弃义!” “这样的品行,难怪失去中原的根基,只能来域外欺负同样不讲道义的蛮夷了!” “看来我必须出手,匡扶正义!” 他随即下令,对拒不开门的阳关发起冲击。 而由于阳关环境,素来艰苦—— 其地势有类河西走廊,却毫无可以耕耘的水土, 是以多年以来,这座关隘都要依赖朝廷派送的粮饷,才能够稳定维持。 如今夏廷动乱分裂, 多路烟尘并起,又哪能像当初那样,顾虑到阳关这边呢? 更何况那诸侯手下,才能卓著的罕见,混吃等死的却多。 后者认为月氏人既入,自家随即跟上,之后不会再有强敌来攻。 于是对诸侯安排送至阳关的粮草钱财,多有克扣,搞得下面的将士也无心应战。 很快, 阳关便被汉军攻克。 当消息传来时,霍将军还很惊讶。 “我还没有出多大的力气,他怎么就倒下了?” “嬴秦在域外,就这么点本事吗?” 然后,他又转头询问夏使: “这样的敌人,你们是怎么让他将国家搞乱的?” 两位夏使捂着嘴,泪流满面,羞愧的说不出话来。 好在, 大汉现任的冠军侯没有太过于苛责对方,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