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二章 剑仙最多,豪气最多。-《磨刀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谢宝树却有些不好意思,这件事,本来就是自己搞出来的。

    过了许久,神木桥,终于恢复了原装。只不过,东岳大帝亲自提的那块牌匾,也被谢宝树一分为二,难以复原了。

    谢宝树离开了桥面,他觉得有些欣慰,现在大唐果然国力强盛。这么大一座桥,竟然只用了半天的功夫,就能修好,正是效率极高。若是让凡俗之人来修建,怕是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。

    这些修桥的修士,有的是自愿的,有的是官家的。当有人要给这些散修工钱的时候,他们纷纷散去了。

    自古以来,修桥补路就是造福乡梓、行善积德的事情。有时候,从穷到富的距离不远,只需要一座桥;从生到死的距离不远,中间也只隔一座桥。当不计较修桥的付出时,往往会得到丰厚的回报。可斤斤计较这些时,结果却往往远在人的想象之外。

    谢宝树忙完以后,感觉有些脱力,他来

    到王紫玄身边坐下,看着那些散修,感叹道:“这些,都是好人呐。”

    王紫玄点点头,说道:“你也不差。”

    谢宝树苦笑一声,这件事,是他的锅,自己只是尽到自己的职责而已。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:为人莫做亏心事,举头三尺有神明。《太上感应篇》中说,“太上曰:祸福无门,唯人自召。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。”

    如果他今天,就这样离去了,内心注定会不安的。

    王紫玄对于谢宝树的态度,非常欣赏。

    因为在道门中,有意经典道经《太平经》云“力行善反得恶者,是承负先人之过,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。其行恶反得善者,是先人深有积蓄大功,来流及此人也。能行大功德万万倍之,先人虽有余殃,不能及此人也。”

    所谓的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,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。

    谢宝树的行为,不说大善,最起码无愧于心。

    而那些散修,王紫玄则是看了很高兴,因为这些人,从小就是她的榜样。天道承负,因果不虚,通三世甚至千百世。不要因为昨天行善而今天仍受苦就怨天尤人,也不要因昨天作恶今天未见恶报就误认为因果不为律,世上一切都在变,只有因果律永恒不变!

    王紫玄看着谢宝树,说道:“几乎每个人的一生,都不会是一帆风顺,总有数不清的不如意伴随在你我身边,所谓愁与恨、悲与苦、烦恼与失望、坎坷与不平,让我们无法逃避。放眼整个修行界,战争、饥饿、贫穷、暴力死亡、总在时时不断地影响着我们,可以说,在这个娑婆世界,我们的生命虽然何等短暂又无常。能顺心所为,自然是好的。”

    谢宝树点点头,终于明白,王紫玄身为道门修士,却有这样的脾气。

    他有很多前辈,教他做人,王紫玄也有。

    东醒狮州,剑仙最多,豪气也最多!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