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八章 以前也有这么一颗柏树-《磨刀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许完愿后,苗青准备离去,突然,一张符纸,悄然飘落在她面前。她有些惊喜,捡起符纸,发现上面写着一堆咒语。

    苗青识字不多,这些咒语,她只能看懂几个字。

    再次拜谢元君之后,苗青蹦蹦跳跳的离开了大殿,来到谢宝树面前,她将符纸递出,说道:“你看看这上面,写着什么。”

    谢宝树接过符纸,一字一字的念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天母运合,玉阙真仙。金莲发苞,御制熊然。孟夏十八,化现母前。修真合道,受命天仙。敕封玉女,护世威严。神兵侍卫,鬼官俟宣。诛锄奸盗,扶危济险。平治水火,降福消愆。清宁宇宙,仁慈而怜。从善者奉,逆我者亶。人间祀仰,天地齐年。何灾不

    灭,何福不迁?遵承帝命,永劫绵绵。包含岱岳,玄之又玄。急急如.....”

    .后面,“律令”两个字,没有说出口。

    一瞬间,谢宝树就知道了,他将手中的符纸,还给苗青,说道:"这是一张可以救命的符纸,以后你带在身上,它自己会有功效的。"

    苗青很是开心,看来,心诚还是有灵的。

    接着,几人又去了玉皇顶,也叫天柱峰,是泰山最高处,因上建玉帝观而得名。玉帝观俗称玉皇庙,原祀玉皇大帝。极顶石周国有石栏杆,上刻“极顶”二字。极顶西北有古登封台碑,东四两边的房屋,东叫观日亭,西叫望河亭,天朗气清之际,可以遥望“黄河金带”。

    泰山观日出,乃为游人最感兴趣之事,观日出最好是春秋两季,这时天气温和,阴雨较少。日出之前,东方开始发白,且渐转红色,娄时,整个东方变成佘黄色。“晨霞浴口千睁紫”,怡到好处地形容这一景况。一会儿一轮火球跃出,光彩布目,有时由于大气流动,光线折射,红日会一再跳跃,煞是好看。

    谢宝树他们来的正是时候,看到了日出,苗青很想将这一场景记录下来。

    可她是剑仙,一点办法没有。

    谢宝树从自己的储物法宝中,拿出一个小玩意,递给苗青。这是一个小圆球,只需要输入灵气,就会将面前的景象给记录下来。日后,只要催动灵气,就能再次出现投影,这只是无数仙家法宝中的一个小件而已。

    苗青很开心,拿起圆球,纪录下眼前日出的场景。

    杨山鬼在一旁,望着日出,怔怔出神。

    玉皇顶的大门下,登封台的北边,有无字碑。碑高五米,上段稍细,顶上有石复盖,弹色黄自,无一字。该砰何时何人所立,尚无定论。玉皇顶东有日观峰,峰东有巨石突出平地向北探伸,叫拱北石,俗称探海石。石长六米,游人常登其上,远望渤海。

    丈人峰在泰山极顶西北不远处,上立一8米多高的巨石,石方中帶圆,下小上大,上刻“丈人峰”三字,还刻有“天下第一山”、“中天独立”等字。凡俗之人尊老人为“丈人”、加之附近有些小石,故又有“老翁弄孙”之名。

    八仙河在丈人峰下北天门外,传说为碧霞元君炼丹的地方。洞顶有石楼,能坐三、四人。涧东北是独足盘,为岱阴的环道。独足盘北为天空山,山下便是后石坞。这里过去有元君庙。

    下石崖平滑宽广,叫东百丈崖。崖上有一条白纹,俗称阴阳界。东百丈崖下面有一自然石穴,名黑龙潭,夏秋水大之际,瀑布飞流直下,桥下挂起千尺素练,直达黑龙潭,称为“龙潭飞瀑”,为泰山胜景之一。尤其是雨过初雾,白

    云低空徘徊,两道瀑布,凌空而下,如玉龙飞舞,和龙潭飞瀑合称“云龙三观”,颇为奇观。

    苗青见到水很开心,甚至想在瀑布下洗脚,被谢宝树给制止了。

    长寿桥西北,拾一千五百余级而上,便是扇子崖,因其崖形似扇而得名。崖北有青桐涧,涧北高峰如削,山上尽是古松,风景极为幽美。白龙池在黑龙潭南约一里处,池水极清,北有巨石如圭,叫玄圭石。

    谢宝树爬上巨石,躺在上面晒太阳。

    杨山鬼也走上来了,似有心事。

    谢宝树问道:“刚才在柏洞那边,为何看了那么久?”

    在谢宝树心中,这位杨山鬼,无名剑仙的大弟子。虽然是前朝大隋的皇子,但是从未表现出来,也没有流露出亡国,伤感等等情绪,他整个人,似乎就像是一块冰冷的巨石。从来没有伤春悲秋,刚才这是怎么了?

    杨山鬼看了他一眼,沉默许久,只是说道:“以前在皇宫里,也有一棵柏树,比这还要大一些。”

    (本章完)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《磨刀》,微信关注“优读文学 ”,聊人生,寻知己~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